
问:饶毅事件是什么啊?
- 答:饶毅事件是质疑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学术造假。2019年11月29日,一封饶毅写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的信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质疑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学术造假,迅速发酵为饶毅打假事件。信的落款时间为11月28日。饶毅称该信没有发出,有过草稿。至于它如何传播出去成了谜。
第二位科研工作者
被饶毅质疑的第二位科研工作者裴钢,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饶毅的质疑指向裴钢1999年发表的论文,该论文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经费支持下发表。
饶毅认为该论文图片造假,理由是GPCR需要七重跨膜区域才有功能,裴钢号称只要5重跨膜,而且居然两个GPCRs都是这样的,出了3个同样错误的图。
问:关于饶毅、曹雪涛等人论文涉嫌造假,最终调查结果如何?
- 答:目前还没有出来最终定论,但是目前他们的人设都已经崩塌了。
- 答:结果是对网络质疑饶毅教授用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2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对网络质疑曹雪涛院士的63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
- 答:近日,一则有关论文涉嫌造假的事件被通报,涉嫌造假的是两位高学历的人,在最终通过长时间的调查之后,判定两个人的造假行为属实。
- 答:最终的结果还在调查,但是对于两人涉嫌造假的行为,网友们绝对不会原谅他们。
- 答:最终的调查结果表示饶毅等人并不存在着论文造假的行为,这是因为相关的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足,所以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问:北大詹启敏回应论文被质疑,北大的论文也有抄袭造假的嫌疑吗?
- 答:有的。本身论文是靠文字而输出的。所以就一定有抄袭借鉴的嫌疑,就算是北大也不例外。
- 答:不能因为别人在好的学校读书就认为他的人品也好,北大的论文当然也会有抄袭造假的嫌疑。
- 答:不管是哪个地方、哪所大学都不能说它就不存在抄袭造假的现象,像北大、清华这类的顶尖名校,确实整体氛围很好,但也不能说里面就一定没有“老鼠屎”。
问: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曝涉嫌论文不端是谣言吗?
- 答:有夸大的成分在,可能论文确实是有问题的,但是也不会有这么严重,而且他们学术界的人也都已经在展开调查了。
- 答:这个副校长被曝涉嫌论文不端,其实并不是谣言,但是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且事件也还在调查当中。
- 答: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曝涉嫌论文不端不是谣言,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成立专案组,针对此事进行调查!
- 答:我认为肯定是谣言。他作为一名北大的副校长,其业务能力水平肯定非常优秀,因为他肯定不会通过这种方式去做这些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
- 答:到底是不是谣言,目前还在调查之中,但是詹启敏在其微信公众号中称:“少数论文中确实存在标记错误的现象,并不涉及学术不端、也不影响科学结论,我们按照学术界惯例正在与相关杂志社沟通勘误。” 也就是说在他出问题的一些论文中出现了标记错误的现象,而不是抄袭之类的。但是具体情况到底如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 答:我认为不是谣言。有的人认为詹启敏并不知情,而是其团队的问题;但也有人说詹启敏还是有领导不佳的责任。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似乎都没有反驳詹启敏学术论文涉嫌“造假”。
- 答:不是。无风不起浪,事件的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是有人看不下去了,所以曝光了。
问:饶毅举报裴钢论文造假,最终调查是怎么样的?
- 答:不必看了!自己调查自己,动动员兼裁判,左手调查右手,是什么结果自己想去!
- 答:最终的结果还在调查之中,相信到最后一定会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公平的解决。
- 答:谁的话更可信?饶毅还是中科院?看看评论就知道了。只是这个结果真丢人呀
- 答:针对于饶毅举报的这一篇论文,已明确说明“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对涉及裴钢等人论文的举报不再进行调查。
- 答: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发布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关于饶毅《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处理意见,对饶毅此前实名举报裴钢作出回应:此前已有明确调查结论「未发现有造假」,不再进行调查。